包钵的袋子,称为钵袋或钵囊。为三种袋(钵袋、药袋、杂袋)之一。《有部毗奈耶杂事》讲到有比丘走路时以手持钵,不慎摔破,后来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,还是又摔破。最后佛陀便教其制钵袋放置。现在的钵袋,挂于肩...
宝座做工精美,威严无比。它宽敞舒适,是一个供人坐卧之处。它的出现给宝殿创造出一种神圣的气氛。其体积庞大,但质地很轻,可以移动,能够轻而易举地搬到转轮王王国的任何一处。与觉者的圣座[1]一样,它为坐在上面的...
香板,形如宝剑的木板,是禅堂中法力极其巨大的法宝。香板是用木料做的,类似古代的宝剑之形。它的长度和厚度,都有规定的尺码。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、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。也兼有警策行道、督勉精进的用意。而...
藏族吉祥主题中的和气四瑞是由大象、猴子、野兔和鹧鸪组成。在树下,它们一起叠摞成一个杂技般的金字塔状。和气四瑞源于有关佛陀往世故事之一的《本生经》[1],但在寓言中只提到大象、猴子和鹧鸪这三种动物。这个...
达玛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哈拉帕文明,最初是以象形文字出现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中。作为湿婆教的早期标识,达玛茹是以“舞蹈之王”[1]化身显现的湿婆右手所持的一件器物。湿婆奋力击鼓,形成雄浑的节...
长寿鹤是汉地艺术中常见的主题。据说,鹤,特别是黑鹤寿命很长。黑鹤因能独自在水面上生活而享有美名。鹤同样也是长寿的象征。与鹤一样,人们认为鹤也是终生只有一个伴侣。据说,鹤可以把亡者的灵魂驮送到"西...
转轮王七珍也可以画成七个一组的镶珠宝的徽相或标识。七珍如下:1)犀牛角;2)一对方形缠枝耳环;3)红色珊瑚树;4)一对圆形缠枝耳环;5)十字徽相或标识;6)一对象牙;7)镶嵌在三叶饰金座上的三睛宝石。转轮王...
依照传统,每天清晨要将七只供碗摆放在佛龛上的三宝物前面,但位置稍低。七供碗一般是用黄铜、青铜或银制成,直径大 约三、四英寸。碗上常有金银镶嵌的凿花吉祥图案。七供碗代表着“七支”[1]为:1)敬礼支;...
卐字符是最古老、最常见的象征符号之一,但令人遗憾的是德国纳粹党选用它作为第三帝国的象征,这就使得这个曾经是吉祥的卐字符带上了邪恶的国家主义的色彩。在世界的每一个已知文化中都可以发现卐字符的形成过程...
在佛教艺术中,象征王杖的金刚杵与令人生畏之武器金刚杵之间的区别极为鲜明。善相神右手中持有金色金刚杵,其五股股叉并拢,象征着神灵的方法或“方便”。怒相神右手所持的金刚杵被认定是由天铁制成,经常画...
人们认为,莲花、经书、从湖中升起的宝剑及侧伴它们的双头鸭和双头鹦鹉最早是由萨迦派[1]大师萨迦班智达[2]画在桑耶寺[3]的一面墙上的。另有一种观点认为,这个主题最初是以隐晦图形出现在信奉苯教的赞普(王)朗达...
三只杂交兽都是传统意义上互为对手的兽类结合而生。最初,可能是作为装饰性图案出现在早期印度佛教的胜利幢上。早期的胜利幢是用三色丝绸围成的三层帷帐制成,每块丝绸上都可能画有一直杂交兽。它们的形象也出现...
天杖[1]的字面含义是“吊床[2]的交脚或腿”,是金刚乘佛教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复杂的器物之一。其构成是:一根八面白檀香长木杆(杆底以单股金刚杵或半截金刚杵为饰,十字金刚杵为饰顶)、一个金色宝瓶、一颗血...
法铃代表“般若波罗蜜多”[1]的阴性,它直接体现着空性。据说,每次摇法铃都在“宣告空性之声”。该铃也被称作金刚法铃[2]。神或修持者的“智慧”左手总是拿着阴性法铃,通常与握在“方法”右...
三棱金刚橛主要象征着怒相神金刚橛神[1]强力无比的佛性,金刚橛神有效地灭除一切障。梵文词汇“kila”有“道钉”或“大钉”之意。在吠陀时代,“kila”一词可能源于拴捆牲畜或祭祀动物的木桩。...